润滑油中的微量水是正常,一般都是微量,影响不大,润滑油中水分超标时容易降低润滑油的润滑性能,会对机械设备产生多种危害。因此润滑油中的水分含量成为决定机械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润滑油中一般含水量为多少
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用百分数表示。在油品中,大多数品种只允许有痕迹(水含量在0.3%以下)水分,还有部分油品不允许有水分。因为水可以使润滑油乳化、使添加剂分解、促进油品的氧化及增强低分子有机酸对机械的腐蚀。影响油品低温流动性,对变压品油来说极微量的水,都会严重影响其绝缘性能。

润滑油中的微量水
石油中含水的危害和微量水分的意义
水的相对分子能量比油的相对分子能量小得多,气化后体积猛增,使系统压力降增加,动力消耗随之增加,因此油品中含量高,会使装置操作波动,造成冲塔。并且由于含水带入的无机盐(Call2、MgCl2)还会加剧装置的腐蚀。轻质燃料油中含水会使冰点、结晶点升高,导致油品低温水动性变差,造成油品在低温下分析出冰粒而堵塞过滤器及油路,尤其是航煤和柴油中的含水,会造成供油中断,酿成严重事故。润滑油中含水,会破坏润滑膜,使润滑不能正常进行,增加机件的磨损。水分带入的无机盐还会增加润滑油的腐蚀性,加剧机件的腐蚀。当使用含水的润滑油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工作时,由于水的汽化就会破坏润滑膜。重整原料油中水含量超标,会使催化剂中毒,由于油中过多的水占据了催化剂的酸性中心,破坏了酸性中心金属中心的平衡,使催化剂活性下降甚至失活,影响催化剂使用寿命。因此,水分含量是各种油品标准中不可缺少的质量指标。
本申测定油品中的水分可提供准确的计量油品的数量,即检尺后减去水量,就可得知整个容器中油的实际上数量。测出油品中的水分,可根据其含量的多少,确定脱水的方法,以防止造成以下危害:如石油产品中的水分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会使发热量降低;轻质石油中的水分会使燃烧过程恶化,并能将溶解的盐带入气缸内,生成积炭,增加气缸的磨损;在低温情况下,燃料中的水会结冰,堵塞燃料导管和滤清器,阻碍发电机燃料系统的燃料供给;石油产品中有水会加速油品的氧化生胶;润滑油中有水时不但会引起发动机零件的腐蚀,而且水和高于100℃的金属零件接触时会变成水蒸气,破坏润滑油膜。轻质油品密度小,黏度小,油水容易分离。而重质油品则相反,不易分离。进入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原油要求含水量不大于0.2%~0.5%;成品油的规格标准要求汽油、煤油不含水,轻柴油水分含量不大于痕迹;重柴油水分含量不大于0.5%~1.5%;各种润滑油、燃料油都有相应的控制指标。

润滑油中的微量水
怎样去除润滑油中水分
1、离心过滤。利用水比油重的原理,采用高速离心法使油水分离,该方法通常用于去除游离水。
2、静置脱水。一般用于钢厂的油膜轴承油。将水含量超标的油箱切换到备用状态,静置一段时间后开启油箱底部的放油阀将沉淀的游离水放出;该方法也主要用于去除游离水。
3、介质过滤。利用纸质滤芯的吸水性能,除去油中微量的水;该方法可以去除游离水和乳化水。
4、聚结过滤。采用亲水纤维破坏油水之间的结合力,使水聚结而与油分离;该方法可以去除游离水和乳化水。
5、真空加热脱水。利用水的汽化温度比油低的原理,将油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并抽真空,使油中水汽化而被抽走。该方法可以去除游离水、乳化水和溶解水。
以上便是本申对于润滑油中的微量水的相关介绍,润滑油中水分超标事,润滑油遇到水会乳化,就是一般看到的润滑油发白的状况,这种状况下润滑油的五大基本功能基本上都已经丧失了,会对发动机造成严重的损坏的,所以一但润滑油进水就应该更换润滑油了!